|
地球上有個(gè) 石化湖,因水溫高達(dá)攝氏60度,且因溶入附近大裂谷(Great Rift valley)的火山灰,水里全是一種名為「泡堿」(natron)的天然化合物;這種化合物由碳酸鈉和微量小蘇打組成,使水的酸堿值落在pH9至pH10.5之間,逼近強(qiáng)堿標(biāo)準(zhǔn)。
即使在極端嚴(yán)苛環(huán)境中仍能生存的堿性羅非魚(Alcolapia alcalica),也很難在石化湖里存活。對于其他動物來說更為致命,它們一旦浸泡到水里,沒過多久便會死亡,并且鈣化成一具具栩栩如生的石雕。
攝影師勃蘭特(Nick Brandt)沿著東非拍攝時(shí),發(fā)現(xiàn)湖面上這些保存完好的動物標(biāo)本,他說「沒有人知道這些鳥類、蝙蝠如何死亡,或許湖水澄凈得像一面鏡子,它們以為那是另一個(gè)世界,一頭墜入后就再也飛不出來了?!?/p>
如果有一天你來到非洲坦桑尼亞的納特龍湖(Lake Natron),請不要在里面沐浴或游泳,否則你會像圖中的動物那樣,變成永恒的雕像。這都是拜湖水中濃重的堿度所致。位于東非大裂谷東部、毗鄰肯亞邊境的納特龍湖是一座咸水湖,水深少于10公尺,湖水來自埃瓦索恩吉羅河和含豐富礦物質(zhì)的溫泉,水溫可高達(dá)攝氏50度,湖水蒸發(fā)讓湖泊有高濃度的礦物質(zhì)。
湖長56公里,寬24公里,但湖泊寬度會隨水位改變,隨著不同的降水量,納特龍湖的pH值可高達(dá)9至10.5,堿度與氨相若(海水的pH值在 7至9之間)。
由于湖面寧靜,動物往往會被湖面的反射所迷惑,以為湖面是窗外的藍(lán)天 于是一頭沖下來。久了,它們的身體變得鈣化,僈慢變成雕像。
這里也是火鶴的大本營。湖水里有鹽、蘇打、菱鎂礦等礦藏。湖水溫暖,成為大裂谷理想的火鶴繁殖場。納特龍湖及周邊水域,共生活著400萬只火鶴。
有時(shí)候,在湖水比較干竭時(shí),湖中會形成一些小鹽礁。火鶴會趁機(jī)會在鹽礁上 筑巢,但這是有風(fēng)險(xiǎn)的,一些火鶴最后不可避免的死在湖里。然后,它們的身體變得鈣化,像極了動物雕像,也像極了恐怖片中的畫面。
|